发新话题
打印【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】

[转载] 一岁到一岁半孩子的游戏

一岁到一岁半孩子的游戏

  1岁--1岁半的孩子是吸收性思维和各种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,是器官协调、肌肉发展和对物品发生兴趣的敏感期。这时期被称为"学步期"或"运动时代",因为孩子开始尝试运动自己的身体,喜欢到处探险,用手攒任何东西,开始学站立、走路。这时他们无论是简单的大动作还是精细的小动作,两方面的能力发展得都较快,手眼配合能力、手的操作能力明显提高。家中的任何物品都是玩具,也都是教材。而且精力无穷,游戏更加显得重要。

  下面向你推荐几种非常好的适合这个年龄段的游戏:

  1、妈妈扶宝宝站好,爸爸在三、四步远的地方拿玩具逗引宝宝,鼓励宝宝独立走过去。可锻炼独立行走。

  2、选择不太高的楼梯、攀登架上孩子爬上去、爬下来。可锻炼四肢,促进手脚和全身的动作协调。

  3、碗里放些黄豆或绿(红)豆,教宝宝能一把抓起豆豆,然后把手松开,让豆豆从指缝里漏出掉到碗里。可以边抓边说:"黄豆绿豆,吃了长肉。"玩时要注意不能让宝宝将豆子放进嘴里,以防呛进气管。可训练宝宝手的肌肉运动。

  4、让宝宝双手扶着合适他高矮的小车,你在前面拿着玩具,吸引宝宝推车往前走,当推到你面前时,将玩具放在小车里,可继续推车向前,边走边放玩具。可发展走的能力。

  5、宝宝与你面对面站立,当你告诉宝宝说"变小了"时蹲下,说"长高了"时站起,边说边示范。然后"变小了"教宝宝蹲下,说"长大?"教宝宝站起,可反复玩。可锻炼动作协调和反应速度。

  6、选一适合宝宝玩的球,教宝宝不扶东西、举手过肩用力将球抛出,可两人玩。可练习向前投掷动作。

  7、准备一个约10-15厘米高的凳或椅,扶宝宝登上去,然后双手拉着宝宝的手,教宝宝双脚从高处跳下。待孩子跳得熟练后,可放手让孩子自己登高跳下,并逐渐增加高度。可锻炼平衡感和跳跃动作。

  8、在地面上放一根彩色的绳子或小玩具,也可在地面上划个圆圈,让宝宝从上面跨过去。或一连跨过几个物体。可练习跨过障碍物。

  9、教宝宝两手抱住球,双臂伸直,把球高举过头顶,让球从颈后滚下去。然后,帮孩子找球或让孩子自己找球。可反复玩。可训练肌肉运动和双手控制球的能力。

  10、准备一条宽35-40厘米,长一米左右的厚木板,一端垫高约10厘米做成斜坡,或利用户外的自然斜坡。开始时你可用一只手扶着宝宝走上斜坡,待宝宝走稳后,可鼓励宝宝不借助外力独自走斜坡。可锻炼四肢协调和平衡能力。

  11、用粉笔划线或用两条绳做成"羊肠小路",让宝宝在线中独立行走。也可领宝宝到室外的小路上独自行走。可训练宝宝的平衡能力和行走能力。

  12、在给宝宝看书时,有意识地让宝宝自己翻书页,开始宝宝总是五个指头一齐上,一叠地翻,你要反复地给他示范,让他慢慢学会用三个指以至两个手指一次翻1-2页,最后一页页地翻。可训练手指的肌肉运动,增强灵活性。

  13、1)教婴儿推动桌上放着的不倒翁,边推边念儿歌:"不倒翁,翁不倒,推一推,摇一摇,推呀推呀推不倒。"然后对婴儿说:"宝宝来学不倒翁,妈妈来推你。"同时,妈妈握住婴儿两手,轻轻向前后推动。反复数次,使婴儿理解推动的意义,并配合儿歌的节奏进行向前后推动的动作。

  2)将婴儿背靠墙壁或橱柜站稳,妈妈说:"小宝宝,站站好,推呀推,推不倒。"边念儿歌边用一只手从左侧向右侧推一下,使他失去平衡,同时用另一只手挡住,使他不跌倒,并逐渐复位站住。再用手从右侧向左侧推动,反复进行,边做边念儿歌,并不断夸奖婴儿:"真像不倒翁,站得稳又推不倒。"婴儿受到赞扬和鼓励,愿意重复玩。

  方法:和婴儿玩向左右推动的游戏时,开始要轻推,使他的身体容易保持平衡,熟练后逐渐加重推力。但成人始终要在旁边用手臂保护,以免跌跤。.

TOP

发新话题